技术百科

保生产抓研发,疫情下英格索兰及时解决供应链危机

< >



保生产抓研发,疫情下英格索兰及时解决供应链危机


全球疫情影响,物流不通畅、工厂停产等情况时有发生,这使得跨国企业,尤其是工业制造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。近两个月来,位于苏州吴江的英格索兰(中国)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里,多了一个工区,专门放置一些缺少零部件的产品。这个区域被工程师们称为“医院”。


6b459f7adcec9acdf9b2037de4aa3f5b.png


“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我们发现没有一台机器能够完整地生产下线,不是缺这个管子,就是缺那个铸件。”物料部经理钱卫星介绍,疫情对供应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公司原本的生产模式是“缺料不上线”,也就是说一台设备缺任何零部件都不会安排生产。而这种生产模式在疫情期间显然难以维系。工程师们经过商讨,决定将生产模式和思路进行转变。一台待安装的设备,只要收到了供应商提供的关键零部件,设备就可以开始生产,其余零部件后续再二次补装。工厂里的“医院”正是为了存放这些暂时“缺斤少两”的设备。“我们的技术人员针对每一种机型明确了它的核心物料,然后再结合我们物料部门同事给的一些供应商风险等级,避开了高风险的供应商,确定了一些可以缺料上线生产的机型,然后我们安排缺料生产。”物料部主计划张红霞表示,在实施了这一方案后,短短两个星期内,工厂就赶上了订单的发货进度。


英格索兰(中国)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上海的供应商有近80家。为了实现“缺件生产”的计划,保证工时,及时交付,工程师们加班加点,每天统计供应商的不同情况,将供应商所处的区域分为三个等级。“红色就表示就是说对我们影响非常大,供应商已经停产也没有库存,也没有物流。黄色表示供应商是有库存的,但物流不畅通。”钱卫星表示,如果是不可或缺的物料出现了断供的情况,工厂可能会再找到替代的供应商,以保证订单照常发出。


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英格索兰技术研发(上海)有限公司也没有停止运转。为了解决缺工少料的困难,保证测试的正常运行,工程师们想了不少办法。对于急需使用的测试设备,资深产品工程师倪恺亲自上阵,和同事们一起画图纸、做三维立体模型,用三段式的焊接机加工改装了一个原本一体成型的铸件,避免了由于供应链的不通畅导致的核心零部件缺少的问题。“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一款真空泵的主机头。如果我们不做机加工的话,可能会影响一个月的工期,但是我们做了这个之后,我们就可以按时完成测试,这样就可以正常地进行交付了。”


真空泵是英格索兰公司根据中国市场研发的新产品。受国际疫情形势的影响,全球供应链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为了避免全球物流不稳定给中国企业生产带来的困难,也为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,2021年,公司将亚太区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。从受制于人,到自己说了算,研发人员的创新潜力也由此得到了激发。对此,公司的亚太部副总裁林丽华深有感触:“原来美国、欧洲、中国、印度四个研发团队共同承接一个系列的研发项目,可能这一个研发项目我们就要做三五年。在我们实现完全地自主研发之后,仅仅两年内团队就推出了两个系列的新产品,比上一代的产品在能效上提高了10个点以上,研发出来的新产品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总销售额的20%,预计今年结束前至少达到25%。”


以上资讯来源于空压机网

内蒙古恒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